李存保,男,汉族,56岁,中共党员,大专文化,为新宁县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2017年3月任新宁县金石镇李家塘村驻村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队长。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积极履职,奔波于精准扶贫一线,攻坚克难,用实际行动,为脱贫攻坚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脚踏实地抓产业。根据金石镇李家塘村产业发展结构单一,经济发展不平衡,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生产水平低下等特点,李存保同志带领工作队员入户走访,深入调查,在全面了解村“两委”和党员群众代表意见的基础上,结合精准扶贫政策,为该村制定了三年工作规划,并确定了一系列产业帮扶措施。 三年来发动该村养殖鸡鸭58000多羽,养鱼50多亩,落实政府奖补70000多元,贫困户增收2320000余元;种植水稻220亩,脐橙18.5亩,玉米65亩,红薯、花生、大豆、蔬菜、西瓜合计7亩,新栽楠木、油茶8亩。使得该村种养产业发展迅速,脱贫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贫困户家庭生活水平明显改善。该村还成立了新宁县德馨生态农业龙虾专业种养合作社,与村34户贫困户签订了合作合同,计划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养殖面积达到300-500亩规模,为当地村民解决60个就业岗位。
积极为民搞项目。李存保同志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为该村修筑公路2000多米、山塘4个水渠1500米、安装路灯85盏,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4个,向上争取资金286万元,并完成重大民生工程危房改造5户、帮助全村600人解决饮水困难。
献计献策助脱贫。为了让贫困户早日脱贫,李存宝多次上门与贫困户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及时排忧解难。如贫困户陈昌炳家庭人口9人,上有90多岁的老母亲,自己和妻子也年老多病,只有上门女婿李修华一人做事,劳动力严重不足。如何让他增加收入,顺利脱贫是个重要难题。经过与本组村民沟通协商,让他承包了10亩鱼塘、种了9亩水稻、2亩玉米,每年养殖鸡鸭260多羽,并且新栽脐橙苗6亩。再介绍李修华在城区打些零工增加收入。通过以上措施使陈昌炳年收入近6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贫困户赵仁启家庭人口3人,本人残疾,右手丧失做事能力,两个子女读小学,虽是低保户,但微薄的补助解决不了家庭的日常开支,生活相当困难。为了增加收入尽快脱贫,李存保同志根据赵仁启本人身体的实际情况,利用村民收完水稻后的空档,鼓励赵仁启养鸭,即减少喂养粮食,又有充足的放养场地。同时帮助其筹措资金2000元买鸭苗。每年养鸭200多羽增加收入近10000元,他就以这种扎实的工作态度深入走访每一个贫困户。对每一个贫困户都说同样的一句话,“全村不脱贫,我就不撤离。”他就为了这个承诺从2017年到现在一直工作在扶贫第一线,一直没离开李家塘村。李家塘村也在2018年顺利的脱了贫摘了帽。
扎实认真突党建。李存保同志一直以来都将抓党建,强堡垒作为工作重心,多措并举狠抓党建工作,强化村委这一基层堡垒作用。带领工作队员与村支两委,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村党建工作,制定相关工作规章,并积极带领村两委党员干部开展党员教育主题活动,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脱贫攻坚重要讲话精神,与村两委、党员一起将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和规定进行普及,让群众逐渐了解和认识到各项惠民政策,为取得脱贫攻坚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来源:红网新宁站
编辑:redcloud
本文为新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xnrongmei.com.cn/content/2020/10/12/10568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