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融媒体记者 杨飞萍 刘能跃)来到黄金乡黄金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目苍翠,绿树成荫,一栋栋漂亮别致的小洋楼,高低错落,点缀在碧水青山之间,宽阔平整的乡村公路,像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蜿蜒而去,连接着这些乡村人家。来到庭院,见家家整洁干净,户户明窗净几,人们的脸上露着幸福的笑容,到处呈现出一派富足殷实的乡村美景,小康日子不再是昔日之梦,已成为黄金人民的现实生活。一谈起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村民们纷纷告诉记者,村里的发展和改变离不开党支部书记张修斌的努力和奉献。
黄金乡黄金村坐落在湘西南崇山峻岭之中,距县城50余公里,属于典型的高寒山区。以前,这里交通不便,经济落后,青壮年都出去打工,老年人在家守着留守儿童,山上楠竹连片,因运输困难,很难变现,村民们一筹莫展。
张修斌担任党支部书记后,决心改变这一落后面貌,他团结村支两委一班人,分析村情,走村窜户,与广大村民一起,挖穷根,找原因,最后得出落后的根本症结在于五大问题,即农田灌溉难、村民饮水难、村民出行难、货物运输难。问题找到后,他与村支两委的人立即投入工作,每天不辞辛苦地走村入户,做群众的工作,积极到县里争取资金。其中村委会筹集资金20余万元,向上级争取资金30余万元,发动群众筹集资金10万元。新修水圳5000米,维修水圳1800米,有效解决农田灌溉问题;新修七组至岩山村通村公路,并进行硬化,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在五组修建林道2000米,有效的解决楠竹运输问题。
村民兰万前:以前我们这个组上楠竹很多,卖不出去,竹子都干在山里,烂在山里,去年张书记上任后,把路修好了,竹子很好卖,家家户户都增收。
同时,他积极配合乡党委、政府推进黄金街棚户区改造项目,完成了街道基础设施建设白改黑道路1000米,整理修复下水道400米,改造和新增路灯76套。截至目前,棚户区改造一期工程已完成95%,黄金街道的面貌已焕然一新。
黄金乡人大主席何昀:全乡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点位于黄金村,张修斌在整个安置点的征地以及村民入住等工作中带领村支两委一班人扎实工作,赢得老百姓很好的口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金沙村陈显军住在金沙村山里,搬到这里来时,张书记带领村支两委从金沙家里帮他把家里家具以及生活物品搬到安置点,张书记为他们做好事,让他们到安置点来住,非常贴心,温暖。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去年张修斌就一直在为村民致富创收寻找突破口。黄金村自古以来有着种植农业经济作物的传统,张修斌就抓住这一经济增长点,积极做好市场调查、反馈。确定了在该村种植猕猴桃的思路。万事开头难,张修斌虽然对种植猕猴桃比较有信心,但技术、资金等问题都需要一一解决。为了能够了解当地的土地到底适不适合种植猕猴桃,他邀请了农学专家进行实地考察,经考察后认定当地具备种植猕猴桃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在农学专家的指导下,他联络村民共同开发了100亩的猕猴桃种植基地。在科学的种植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猕猴桃集体种植场目前已初具规模。面对摸索出的种植探索经验,张修斌想应该让更多村民加入猕猴桃种植基地的创富大军,全面提高村民收入,带动群众共同致富,又开始挨家挨户的宣传。他跟村民讲解集体种植的优势以及成果,并向村民解释猕猴桃种植的市场前景。在他的努力带动下,黄金村有30余位村民加入到种植猕猴桃的团队中。
贫困户易小花:我2007年得了乳腺癌手术后,不能干重活,在村里集体经济场做事,干些施肥、除草的轻活。在家门口做事一天有八九十元一天,在张书记的带领下我自己也种植了几亩猕猴桃,张书记给我技术指导,帮助。我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张修斌书记的事迹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及群众的认可。2017-2018年,他连续两年被黄金乡党委、政府评为年度“先进个人”;2019年7月被评为全县“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3月被中共新宁县委表彰为“优秀村干部”;2017-2019连续三年村党支部被乡党委评为“优秀党支部”等。
张修斌在担任黄金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始终把贫困群众当亲人,竭力为他们谋福祉,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
来源:红网新宁站
作者:杨飞萍 刘能跃
编辑:redcloud
本文为新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xnrongmei.com.cn/content/2020/06/16/10569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