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省儿童医院医生的指导下学习正确洗手。)
(病从口入,除了洗手外,医生还教会儿童如何正确刷牙。)
红网长沙11月20日讯(记者 董雷 通讯员 姚家琦 李奇 成美娟 赵向荣)手足口病、禽流感、病经手入、预防疾病、防止传染、生活卫生、空间通风、蔬菜水果……在湖南这个湿雨多变的冬天,我们不得不将这些词语联系起来。连“洗手”这个平常看似简单的事情,现在也变得重要起来。
为使更多的家长和儿童了解和掌握科学洗手的知识,避免感染细菌而影响健康,在2012年“国际儿童日”来临之际,湖南省儿童医院邀请了在院住院治疗的30名儿童及家长参加“儿童洗手大赛”,由医院评选出的“十佳医师”现场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
“洗小手,打肥皂。轻轻搓,起泡泡。手心手心搓一搓,十个手指搓一搓,手背交叉搓一搓,手腕转圈搓一搓。冲干净,甩一甩,比比谁的手最白!”在稚气的童声中,孩子们跟着医师叔叔阿姨有模有样地学习着动作要领,不服输的劲头充满了童真童趣。最终,来自康复二科的西西(化名)、急诊综合内科的萌萌(化名)等10名小朋友获得了胜利。
每年的11月20日是“国际儿童日”,是由联合国发起成立的纪念日,旨在促进儿童保护、福利和教育等事业的发展。今年“国际儿童日”的主题是“孩子在学校”。湖南省儿童医院院长、著名儿科急救专家祝益民教授介绍,洗手作为切断人与外界病原微生物接触的最重要方式之一,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在预防疾病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根据2011年10月卫生部发布的《全国居民洗手状况白皮书》显示,我国居民洗手行为和知识状况不容乐观,“正确洗手率”仅为4%。调查人员在浙江、云南、陕西、辽宁、北京5个省市多阶段分层次随机抽样,了解洗手频率、洗手用水方式、洗手时洗涤用品使用情况、洗手时长、共用毛巾情况、洗手预防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等。调查表明,我国大城市正确洗手率高于中小城市和农村,达到6.0%;各年龄组居民正确洗手率差别不明显;女性正确洗手率为5.1%,高于男性的2.8%;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正确洗手率呈上升趋势。
随着人们个人卫生要求的提高和预防疾病意识的加强,国际上洗手的步骤变为了七步。在日常洗手过程中,着重加入了对手腕等的清洗。因此看似简单的洗手,从清洁手掌、手指、手背,扩展到手腕、手臂。不仅对于病人、医护人员,而且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洗手已变得越来越讲究了。
幼儿园、学校是儿童群居的地方,考虑到成长中儿童的身体发育状况和对疾病的抵抗力,祝教授还特别提醒家长:要注意让孩子从小养成科学洗手的习惯,据调查,中国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达63%,其中以5一6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因饭前便后不洗手,用脏手抓食物、吮吸手指等儿童的一些不良卫生习惯,从而导致虫孵从手中经口进入肠道。肠道寄生虫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导致营养不良,贫血等病症,直接影响到儿童的身体及智力发育。
附:洗手的七个标准步骤
第一步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第四步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来源:红网
编辑:redcloud
本文为新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xnrongmei.com.cn/content/2012/11/21/10611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