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 11日,新宁县金石镇水源村李某在受雇砍树时意外死亡一事,经过该法律服务所的多次调解,终于达成协议。李某亲属也领到了意外伤亡赔偿款。李某的儿子紧紧拉住法律服务所主任曾柏青的手,感谢他们提供的法律援助,让他家得了应有赔偿。
金石镇是新宁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社情复杂,各种矛盾、纠纷相对突出,镇法律服务所在主任曾柏青的率领下,为广大群众提供服务,主动承担法律咨询,民事、轻微刑事治安案件的协调处理,协助司法部门把可能引发矛盾升级的问题消除在源头,避免了多起民转刑案件的恶化升级,为群众和司法机关减少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近几年来,共调处各类矛盾2700余起,其中民转刑案件50余起,提供法律援助100多起,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800余万元。
曾柏青与法律服务所工作人员视群众为亲人,主动为一些特困家庭上门协助梳理案情,免费为他们提供服务。2011年4月甘肃兰州发生的一起特大公路塌方,高速公路某路段,因塌方造成多名新宁县民工伤亡,曾柏青作为县委县政府选派的法律工作代表,到新兰高速事故地配合当地进行合法维权,历时20多天,与当事发生路段主管部门一同做好善后及赔偿工作,为新宁县务工人员得到了合理的赔偿,伤亡人员家属十分感激。几年来,曾柏青主动为外出务工人员的合理诉求。到广州、惠州、福建、海南、贵州等地多次为他们维权,让外出务工人员每次遭到的侵权行为,都能依法得到赔偿。金石法律服务所工作人员成为外出务工人员的贴心朋友。
曾柏青与他的团队成员一直把调解服务融合到平安创建工作同步开展,积极参与随警出调。 2015年8月,一位姓皮的老板在金石镇辖区内投资经营的新宁县水源电站因渠道跨方,急需维修,当地群众为前些年提出的村道维护费抵扣赞助等事造成的不愉快,让水源电站维修施工受到了阻力,如不及时维修好渠道,电站无法正常发电,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利益。皮老板找到金石法律服务所,金石镇水槽源村委会也要求调解,曾柏青带领工作人员及时赶到水槽源村,经过了解,召开座谈会,分头做群众工作,消除了双方的顾虑,成功达成了协议,维护了双方的共同利益,重新建立起了友好和善的关系。类似这种矛盾的调处,每年为群众与企业挽回损失达150多万元,创新出司法调解以和为贵,与人为善,把情绪化转化为调解动力,既能让群众的情绪得到有效释放,又可以预防矛盾的恶化升级,促进了基层调解的服务转型。依托政府主导,利用自身的公信力影响,运用传统精华的调解模式,把法律、法规、乡规民约,融合成以法调解的大巡回,让群众在调解中学法、懂法,以法维权,让矛盾及时化解,共同构建和谐平安。
曾柏青在调处纠纷时 做到公正、公平,不偏袒,63岁的陆某,家住广西平南一个偏僻的瑶族乡村,儿子小陆2003年到新宁县金石镇从事补胎、充气工作。2015年8月30日,在县城某物流公司货运部补胎,轮胎补好后上胎,拧螺丝的操作中,瞬间爆炸,导致陆某受伤,物流公司货运部当即派车将陆某送到县人民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事后,金石镇派出所将案件移交给该法律服务所调解,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金石法律服务所调解了这起“意外伤亡赔偿”。曾柏青经过了解,陆某家在广西平南瑶乡,是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区,调解不妥,容易引发民族矛盾,造成恶劣影响,必须郑重考虑,一边向主管领导汇报争取加强力量,一边做双方思想工作,曾柏青主动与陆某家人联系,耐心劝导,做死者家属代表的思想工作,以情感打动陆老家人,经过调解双方都能合情合理接受,让陆老一家减轻了不必要的诉讼成本和打“官司”带来的情感伤害,整个调解全所工作人员三天三夜都没有合眠,直到双方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后才放心睡上一觉。
辛勤的工作,优质的服务,曾柏青赢得了许多殊荣:2013年被评为邵阳市十佳优秀法律工作者;2014年被评为新宁县司法行政先进个人,邵阳市基层法律服务者协会第二届“十佳”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2015年当选为邵阳市基层法律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同时评为湖南省优秀法律工作者。
来源:中国崀山网
作者:杨坚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