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网讯 5月份以来,受长期降雨、低温、寡照气候因素影响,我市水稻病虫害呈大暴发态势。目前,我市把病虫害防治工作做为当前农业工作的头等大事。各级农业部门正在开展多种形式的防治工作,确保监测预警到位、技术指导到位、防治效果到位。
今年,我市两迁害虫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迁入时间早,迁入峰次多,迁入量虫量大,危害程度重。我市稻飞虱4月28日出现第一个迁入峰,比去年早33天。4月底至6月上旬,明显迁入峰就有5个,田间百蔸虫量2000-10000只,为去年同期的100-500倍。稻纵卷叶螟4月27日灯下始见,比去年早36天,出现3个迁入高峰,田间亩虫量5865头,比去年同期高64%,高丘虫量超过3万头。二化螟一代幼虫高峰期田间虫量为8454头/亩、比去年同期高12.5%,高丘虫量达6万头,枯鞘兜率达100%。稻瘟病六月初出现急性型病斑,并迅速扩展,全市早稻发病面积已超过20万亩,少数田块已坐蔸死苗,个别中稻田翻耕重茬。
穗颈稻瘟潜育暴发趋势。2004年我市4-5月连续低温阴雨,早稻穗颈瘟大发生,导致27.9万亩水稻失收。今年同期天气比2004年还要恶劣,如果破口抽穗连续阴雨,穗颈稻瘟很有可能暴发流行,部分田块严重减产甚至失收的几率大大增加。
市农业局介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有可能在中晚稻上大发生。今年市县植保部门多次送检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疑似病株和传毒媒介白背飞虱,尚未发现确诊病株和带毒飞虱,早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平稳过关。根据该病中晚稻发生远重于早稻的特点,加之中稻分蘖前期和晚稻秧田期白背飞虱虫量居高不下,依然不排除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中晚稻上大发生的可能。
严峻的病虫害形势引起了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关单位紧急动员,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各县市区植保站加强了系统监测力度,增设了测报点,将大面积普查从一周一次缩短为3天一次,准确及时全面地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市县农业局组织召开专家磋商会,科学详细制定防治战役方案,广泛利用电视、广播、宣传车、病虫公告板等形式及时发布防控信息、宣传防控技术,指导农民适时防治;面对多雨不便防治的情况,动员农户抢晴施药和尽量选择速效长效药剂。
目前全市已成功完成2次大的防治战役,并对重症田块进行了补火,病虫害暴发态势基本得以控制。但由于两迁害虫不断迁入,田间虫口基数居高不下,且目前我市仍在汛期,后期若遭遇持续阴雨利于病害发生发展,仍会给我市粮食生产带来潜在危机。
来源:邵阳新闻网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