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县文物部门的同志陪同县电视台旅游频道的三位记者,赴新近公布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村坊古建筑群”拍摄制作“大话旅游西村坊”专题片时,意外了解到离古建筑群约500米的地方有一座古墓葬。县文物部门的同志在当地村民的引领下,找到了墓葬所在地,发现了李赵钱与其妻何氏的合葬墓,墓碑记载了李赵钱与其妻何氏的生卒年月,从而揭开了“三渡水节孝坊”横额文字记载的神秘面纱。
坐落在一渡水镇的“三渡水节孝坊”横额上有这样一段文字“湖南宝庆 府新宁县 小溪村故 儒李赵钱 字国珍之 妻何文章 之女现年 八十有四 李母何太 安人 旌表节孝 坊”记载,由于当时不使用标点符号,又是每四个字为一竖行,令前往观瞻的游客大多对其百思不得其解。
故儒李赵钱:是指已故的读书人名叫李赵钱,字国珍。他的妻子是何文章的女儿。立节孝坊时,李赵钱的妻子何氏,时年84岁。李母何太安人:春复、春济等8位春字班辈是李赵钱的儿子与侄儿,当然称李赵钱的妻子为李母,何太安人:姓何,太安人指对女性高一辈尊长的称呼所加的字,所以为李母何太安人。
“三渡水节孝坊”是李赵钱的孙子景曜和堂孙景暟两兄弟同在朝廷为官,景曜时任山东省候补直隶州大司马、景暟为候补山东省斋奏厅官员。他们每逢清明节返乡为祖父李赵钱[生于乾隆元年(1736),殁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享年37岁]挂清扫墓,萌发了要修建一座节孝坊颂扬祖母何氏[李赵钱病故时,何氏33岁,比丈夫李赵钱小4岁。何氏生于乾隆五年(1740),殁于道光七年(1827),享年87岁]夫亡不嫁,宁愿守寡,保持贞节,孝敬父母,教子有方,勤劳朴素,令人可敬可佩的一生,于将其事迹禀告圣上,得以钦准修筑旌表节孝坊。
“三渡水节孝坊”由景曜的长兄景昌以父辈春复等八人的名义,聘请能工巧匠,精雕细镌魁星点斗、十龙抢宝、八仙飘海、丹凤朝阳、双狮滚球、桑事农耕及麒麟、猴、蛙、花、鸟等神话故事飞禽走兽图案三十余幅,镶嵌大小窗棂十一扇。雕刻精致细腻,造像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其工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节孝坊于大清道光(1823年)冬竣工,立在新宁通往东安的主要驿道,且距李赵钱的妻子何氏出生地(现一渡水镇桂香村)较近的显著位置。而离桂香村不远处,便有古建筑群“中农院”,其规模和建筑风格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村坊古建筑群”不相上下,足见何氏的父亲何文章也是当地名望显赫之族。何氏嫁给李赵钱为妻,可谓珠联璧合,佳偶天成。
立节孝坊时,李赵钱的妻子何氏84岁,亲眼目睹了儿孙们为她特建的节孝坊,这远比其死后修建,目的和意义截然不同,真正起到了褒扬何氏、教化后人的重要作用。
崀山正式成为世界遗产之后,县文物部门为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建设“中国旅游强县”和创建“5A景区”的号召,在文物保护单位的提质升级上锲而不舍、不懈努力地追求,高薪聘请文物保护专家,高标准、严要求制作出“三渡水节孝坊” 申报湖南省第九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本,获专家评审一致通过,于2011年3月,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附:名词解释
1、儒:旧时指读书的人。
2、太安人:指对女性高一辈尊长的称呼所加的字。
3、旌表:指封建统治阶级对遵守封建礼教人的表扬。
4、斋奏厅:一般指抚院的斋奏厅,抚院明朝初期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5、新进生:古代通过最后一段考试者为进士又称进生,是古代科举殿试及弟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6、候补直隶州大司马:清代官员制度设有补授实缺的官员在吏部候选后听候委用的省、直辖市的地方军事长官。
“西村坊古建筑群”和“三渡水节孝坊”
有 关 情 况
“西村坊古建筑群”是清代朝议大夫李景昌主持修建的专供族人居住的场所。其建筑资金来源:李景昌有亲兄弟三人,景昌为长,景曜第二,景晟最小。二弟景曜时任山东省候补直隶州大司马,同堂弟景暟(候补山东省斋奏厅官员)在朝廷为官,两人捐廉俸所余,嘱兄长李景昌操持修建。一同修建的除廊桥外,还有宗祠、会馆(现已拆毁),总面积6218平方米(其中民居建筑面积3168平方米)。
“三渡水节孝坊”是李赵钱的孙子景曜和堂孙景暟两兄弟同在朝廷为官,景曜时任山东省候补直隶州大司马、景暟为候补山东省斋奏厅官员。每逢清明节返乡为祖父李赵钱[生于乾隆元年(1736),殁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享年37岁]挂清扫墓,萌发了要修建一座节孝坊颂扬祖母何氏[李赵钱病故时,何氏33岁,比丈夫李赵钱小4岁。何氏生于乾隆五年(1740),殁于道光七年(1827),享年87岁]夫亡不嫁,宁愿守寡,保持贞节,孝敬父母,教子有方,勤劳朴素,令人可敬可佩的一生,并将其事绩禀告圣上,得以准奏修筑旌表节孝坊。“三渡水节孝坊”由兄长李景昌以父辈春复等8人的名义,聘请能工巧匠,精雕细琢成节孝坊牌楼一座,于大清道光三年(1823年)冬竣工,立在新宁通往东安的主要驿道,且距李赵钱的妻子何氏出生地(现一渡水镇桂香村)较近的显著位置。
立节孝坊时,李赵钱的妻子何氏84岁,让其亲眼目睹了儿孙们为她特建的节孝坊,这远比何氏死后修建,目的和意义截然不同,真正起到了褒扬何氏、教化后人的重要作用。
关于李赵钱娶妻何氏的有关情况
李赵钱娶何文章之女何氏为妻
李赵钱生于乾隆元年(1736年丙辰年)
殁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癸巳年)
享年37岁
李赵钱之妻何氏生于乾隆五年(1740年庚申年)
殁于道光七年(1827年丁亥年)
享年87岁
李赵钱年龄比其妻何氏大4岁。
李赵钱娶何氏生三子:长子春复 朝议大夫
二子春济 太学生
三子春解
景昌 朝议大夫
孙 景曜 太学生 朝议大夫 候补直隶州大司马
景晟
景晞 太学生
景暟 候补山东省斋奏厅官员
侄孙
景旸 附贡生
景昭 新进生
景典 武庠生
景芝
三渡水节孝坊及李赵钱娶妻何氏的
后代取得的官名和学位解释
1、儒:旧时指读书的人。
2、太安人:指对女性高一辈尊长的称呼所加的字。
3、旌表:指封建统治阶级对遵守封建礼教人的表扬。
4、斋奏厅:一般指抚院的斋奏厅,抚院明朝初期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5、候补直隶州大司马:清代官员制度设有补授实缺的官员,在吏部候选后听候委用的省、直辖市的地方军事长官。
6、朝议大夫:清代从四品官员,概授朝议大夫。
7、太学生:太这是明清时国子监的俗称,国子监是古代最高学府与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太学生就是在太学读书的生员,亦最高级的生员。
8、新进生:古代通过最后一段考试者为进士又称进生,是古代科举殿试及弟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9、附贡生:参加府县之试合格录取者称为“庠生”,在“庠生”中再选拔一批人,升读国子监的称“监生”,其他的称贡生,通过纳税的贡生称例贡、增贡、附贡、廪贡。
10、武庠生:武将官名也为武术学校的学生,旧时因称府县学之生员曰庠。
三渡水节孝坊横额上的全部文字记载
湖南宝庆府新宁县小溪村故儒李赵钱字国珍之妻何文章之女现年八十有四李母何太安人
旌表节孝坊
男 生:春复 春济 春解
侄 生:春颐 春鼎 春荣
春情 春右
孙 生:景昌 景曜
景晟 景晞
斋奏厅:景暟 景旸
新进生:景昭 景典
景芝
秀泗 秀楚
秀岳 秀麓
秀璞
大清道光三年癸未岁孟冬立
来源:中国崀山网
作者:曾德华 杨俊鹏
编辑:redcloud